突破寫實的限制,盡情展現個性,追求抽象而有靈魂的作品,成就了朱永安老師獨特的花藝風格。熱衷於教學的他,期望在教學相長間,帶領台灣的花藝邁向新的境界。

1  

(圖片提供:朱永安)

用肉眼看到植物的表象後,你能不能用心眼看出它的一百種姿態和用法?花藝師就像導演,而植物是演員,要怎麼運用植物來演出一場好看的戲,是花藝師必須鑽研一生的課題。

2  

釋放作品裡的靈魂

在客廳即工廠的1970至1980年代,有不少家庭都會接工廠外發的手工加工案,朱永安老師的年少歲月正逢此時期,幫忙做了許多人造花等各種家飾品,不僅讓他擁有精巧的手工,也對花感到相當熟悉。高二時,有位學校老師在家開班教花藝,知道他感興趣,便讓他擔任教學助理,就這樣牽起了朱老師與花藝的不解之緣。

早期,朱永安老師學習的是歐式花藝,曾跟同行菁英一起組團到德國和瑞士拜師學藝,再順便旅行。然而,那次的行程卻是讓人「受傷」的震撼教育。朱老師說,當時的老師經常以一張世界名畫或一首歌劇等等為創作題目,而不是要求他們做出什麼外型的花藝作品。因為他們幾乎都不懂得題目的內涵,也從來不曾這樣自由發揮過,往往都不知該從何下手,感到相當挫折。而這也讓朱老師發現,台灣的花藝實在太過制式化、裝飾性和商業化,只強調技巧,然而真正重要的,應該是作品裡的靈魂才對。

3  

(圖片提供:朱永安)

不過,朱永安老師並沒有因此卻步,後來又參加了幾次旅學團,其中一次還讓他認識了打算從日本花道轉學歐式花藝的姚秀女老師。姚老師後來成為朱老師的另一半,兩人相知相惜,是不可分割的花藝創作共同體。

參加2001年 FTD 亞洲盃花藝大賽的經驗,則讓朱永安老師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。他說:「當時真的是被打醒。」當年的題目是「我的國家」,朱老師只知道不適合用歐式花藝來表現,卻完全沒有方向,於是他連續三天到故宮,感受裡面的東方文化氛圍,並思考足以代表台灣文化的是什麼。而在這次比賽中,朱老師以禪風花藝打響了名號。



近年來,朱老師經常以簡單的兩、三種素材,融入造型藝術的概念,堆疊拼組出寫意的花藝作品,散發出雅靜的氣質。


 

TRAVELER luxe旅人誌 07月號 / 2015 第122期→
http://www.mook.com.tw/books.php?op=traveler_luxe_list&travelerpageid=3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rave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